采掘地下的阳光1997 年,国内煤炭市场极度低迷,张珍方受村民托付,担任了河南村北峙峪煤矿矿长。
此外,太阳能世界等光伏企业还从政府免除企业用电分摊费上赚足甜头。另一方面,中国光伏企业向欧盟,特别是德国的出口一向很旺,近年来还通过扩大营销团队、设立销售公司等措施扩大销售
无锡尚德执行董事长施正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盟对中国光伏出口进行反倾销调查,最终只有双输的结局。8月17日,江西赛维、江苏中能、洛阳中硅等多家光伏上游的多晶硅企业曾向商务部提出欧盟对华倾销多晶硅的双反申请立案。截至本报记者发稿时止,尚德、英利、阿特斯、天合等各大光伏巨头均已发布声明,表示将抗争到底。目前,中国光伏行业超过一半的产品都销往欧洲,如果这个通道堵死,将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目前,中国商务部已经受理了这一申请,立案与否,正在定夺过程中。
9月6日,欧盟决定对中国光伏产业对欧盟出口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成为截至目前中国遭遇的最大反倾销调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也表示:很多企业面临着不仅是亏损,而且可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文章指出,欧洲似乎注定将输掉这场低价光伏板的战争。
法国《费加罗报》9月1日发表题为《如何在避免贸易战的情况下保护光伏业》的文章,作者法布里斯诺代朗格卢瓦认为,在这场欧盟与美国围绕着光伏板和中国展开的战争中,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访问北京期间,表示不希望看到欧盟对中国的光伏板制造商采取贸易报复,尽管它们被指责存在着倾销行为。在与法国可再生能源工会对话时,该国生产振兴部长阿诺蒙特堡也谈到,要做的并不是对进口产品征收更多的关税,而是要对欧洲制造的设备给予扶持,如可以从消费者支付的电费中抽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资助相关太阳能设备制造商。他表示,相关的惩罚措施很可能会伤及这些供货商。全球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因而光伏板的价格最近两年来持续下跌。
文章称,面对来势汹涌的中国制造光伏产品,保护主义真的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吗?首先人们已经看到,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所展开的反倾销调查以及欧盟的类似诉讼已经招致中国方面的回击。中国方面已经威胁要对此类产品的进口设置障碍。
有一个事实似乎还不太为人所知:中国生产光伏板所需的多晶硅大多是从美国以及欧盟进口的。这位中国企业驻欧代表强调,眼光只盯着光伏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未来几年,中国的光伏企业将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就在默克尔表达出这一立场的时候,法国生产振兴部长阿诺蒙特堡对法国可再生能源工会承诺,法国将与德国联手做欧盟的工作,以便为进口中国光伏板设置障碍
2011年产能扩张的速度远快于市场需求的增速,产能以100%的速度在增长,而市场需求的增速只有50%,这使得一年来光伏产品价格平均下跌约50%,市场销售的光伏组件从1欧元/W降低到最低的0.48欧元/W,出现了企业出货量增加,利润却在下滑的情况。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受欧债、双反等波及的企业已不仅仅局限于下游,在传导作用下,自上游设备制造、原材料到下游切片、组件企业无一幸免。下半年光伏行业还将继续盘整由于电池板供过于求和需求疲软导致价格剧烈下滑,太阳能企业损失惨重。保利协鑫董事长朱共山表示,虽然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但是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使业绩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中电光伏表示,需求疲软和供过于求将可能影响公司下半年业务,预计今年出货量介于400MW到420MW,低于此前500MW到550MW的预期。而在美国的双反调查、欧债危机以及山雨欲来的欧盟反倾销立案影响下,下半年的光伏出口形势或更加严峻。
需求不给力企业跑量利润低众所周知,中国光伏制造产业在短短数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没有改变的是,95%以上的产品仍然依靠国外市场。对于下半年市场,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目前利润不是企业的诉求,保现金流才是首要任务。
新大新材相关人士表示,业绩大幅下降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上半年受光伏行业危机影响,销售收入销售利润较上年同期降幅较大。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延续,欧洲对光伏市场的补贴大幅削减,以及市场需求出现大幅萎缩,再加上美国对中国光伏组件产品实施双反,欧洲又可能步其后尘,使得中国光伏企业的生存雪上加霜。而鉴于太阳能电池板供过于求状况没有丝毫缓解,英利绿色能源和晶澳太阳能业也下调了全年出货量预期。而整个光伏行业的调整期则至少还需要2年。今年的光伏出口数据主要还是看下半年,如果延续这个趋势,接下来中国光伏的出口可能会有更大程度的下滑,下半年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超日太阳董秘顾晨冬坦言,现在看企业的经营情况,已经不能从出货量看了,有些企业为了维持生产,即使零利润也在出货。
光伏全产业链上半年均惨淡收场统计两市55家光伏概念上市公司中报及业绩预告,按照净利润下限计算,有35家净利润下滑,9家预计净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即总共44家光伏上市公司中报业绩下降,占比高达80%。尽管一批公司已经在近期退出市场,但目前组件产量仍远超需求,组件价格战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另据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国内整个光伏产业或已接近破产边缘。由于下游公司业绩不振,保利协鑫应收账款亦逼近上半年的销售额,达113.3亿港元。
与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光伏行业惨淡不同,此次光伏产业的影响范围更广,产业链自上至下无一幸免,从原材料多晶硅企业到下游组件企业上半年都惨淡收场。接下来的6个月会是水落石出的6个月,一批企业会死掉。
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副教授梁宗存认为,美国对华双反制裁的效果将会在下半年集中显现,而欧盟如果再进行反倾销立案会让中国光伏出口雪上加霜。尽管组件价格在6月维持短暂稳定,但7月份再次开始下滑,平均降幅超过2%。统计数据显示,由于需求无力、价格暴跌、库存高企,八成光伏上市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业绩将下滑,短期内还贷能力不断削弱,信贷风险逐渐暴露。原材料方面,尽管旗下多晶硅产量翻番、销量达去年5倍,多晶硅生产成本同比下降14.5%,但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保利协鑫(3800,HK)发布半年报显示,今年半年亏损达3.3亿港币,而去年同期则盈利为35.5亿港币。
以硅晶片切割刃料为主营业务的创业板公司新大新材公布的201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约为675万元,而上年同期这一数据为1.14亿元,同比下降94.09%。下游组件企业更加惨淡,创业板上市的光伏企业向日葵发布半年报称,上半年公司营收6.13亿元,同比减少50.9%。
IMS Research光伏部门高级分析师Sam Wilkinson表示,其原因在于几个主要市场下半年需求乏力。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减少227.47%。
多家企业下调了全年出货量预期。截至8月底,国内光伏企业的上半年报已基本发布完毕,上半年业绩可谓一片狼藉。
然而,欧洲市场需求萎缩并不是需求较以前低,相反今年还有所增加,但相对而言,当市场增长的速度远低于企业扩充的速度时,也会产生过剩。上市两年来,向日葵首次成为一家亏损企业而整个光伏行业的调整期则至少还需要2年。与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光伏行业惨淡不同,此次光伏产业的影响范围更广,产业链自上至下无一幸免,从原材料多晶硅企业到下游组件企业上半年都惨淡收场。
统计数据显示,由于需求无力、价格暴跌、库存高企,八成光伏上市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业绩将下滑,短期内还贷能力不断削弱,信贷风险逐渐暴露。下游组件企业更加惨淡,创业板上市的光伏企业向日葵发布半年报称,上半年公司营收6.13亿元,同比减少50.9%。
IMS Research光伏部门高级分析师Sam Wilkinson表示,其原因在于几个主要市场下半年需求乏力。多家企业下调了全年出货量预期。
需求不给力企业跑量利润低众所周知,中国光伏制造产业在短短数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没有改变的是,95%以上的产品仍然依靠国外市场。上市两年来,向日葵首次成为一家亏损企业。